网页热力分析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网页热力分析主要用来分析用户在网页上的点击、触达深度等情况,并以直观的效果展示给使用者。 关于点击图分析的应用,可参考:
对这个页面的说明如下,对于点击图:
显示内容:分为原始页面
和页面组
两类。原始页面
是用来分析单个页面的点击情况,而页面组
则用来分析一系列界面结构相似的网页整体的浏览和点击情况(例如京东的商品详情页,可以整体作为一个页面组
来进行分析)。
事件筛选条件:与神策分析所有其它分析功能一样,网页热力分析也可以根据事件的属性进行筛选,只看符合筛选条件的事件,需要说明的是,点击分析的筛选条件是事件 Web元素点击
和 Web浏览
的公共属性。
用户符合:神策分析所有其它分析功能一样,网页热力分析也可以按照用户属性来做筛选。
选择事件Web元素点击
的发生时间,只分析这个时间内的用户点击情况。
这块区域默认是按照页面浏览量来排序的,也可以按照浏览用户数和元素点击次数来进行排序。页面名指的是我们采集到的页面标题。
浏览量,这个页面的浏览 PV,也即事件 Web浏览页面
的总次数。
用户数,这个页面的上各个交互元素的点击 UV,也即事件Web元素点击
的触发用户数。
点击次数,这个页面上各个交互元素的被点击次数,也即事件 Web元素点击
的总次数。
给页面组定义一个名称。
背景页面,指定一个具体的页面地址,作为点击图展示的模版页面。
选择要添加的页面地址,可以使用包含和正则来匹配。
可以选择多个筛选条件。
保存这个页面组。
这里以神策官网作为模版页面(点击数据是模拟的),来介绍点击分析功能的具体使用:
表示被点击过的交互元素,这里显示的 0.81% 是点击率。鼠标悬浮上这些被点击过的按钮上时,会显示点击详情信息框。而如果鼠标点击这个交互元素,则会按照原页面的逻辑进行相应的交互;
当前元素内容,指这个交互元素里面的文本内容;
点击次数,这个按钮点击了多少次;
点击率,这个元素的点击次数/整个页面的浏览次数(PV);
点击占比,这个元素点击次数/整个页面内所有元素的总点击次数;
历史内容,表示取这个按钮历史最常出现的值。例如如果是新闻的话,头条位置的新闻每天是不同的;
点击用户列表,查看点击过这个按钮的具体用户是哪些人;
在新窗口打开,直接在原始页面里展示点击图,这种方式看数据更加自然;
下拉切换点击图和触达率图;
点击率对应的图例;
刷新当前页面的数据;
收起工具栏。
(一)两版点击图区别:
在点击元素本身上进行样式修改,通过添加after和before的伪元素来给元素添加样式,并且会将所有a标签变为inline-block的样式。
如果页面上的点击元素本来就设置了after和before的样式,可能会产生样式冲突的问题,导致页面上的某些元素没有点击图,或者页面结构发生变化。
根据点击元素在屏幕上的相对位置在页面最顶层生成一层点击图,每次滚动滚动条,或者改变页面大小时会重新渲染点击图。
第二版点击图不会修改点击元素原本的样式,可以有效避免样式冲突的问题。
第二版点击图不会渲染隐藏的元素,但对于某些通过父元素overflow:hidden等方式来隐藏的元素,无法判断是隐藏的还是显示的,也会将其渲染出来。
(二)切换点击图方法:
1.通过左上角的第一版/第二版按钮进行切换
2.通过键盘上的快捷键进行切换
'z'键:第一版点击图
'x'键:第二版点击图
(三)刷新点击图方法:
第二版点击图只会渲染没有隐藏的元素,部分手动控制隐藏/显示的元素(例如下拉菜单等)需要在元素显示时手动刷新点击图。
1.通过右上角的刷新按钮刷新页面,重新渲染点击图数据。
2.通过键盘上的'r'键来刷新点击图数据。
(四)注意事项:
第二版点击图可以解决第一版点击图样式冲突的问题(例如after,before伪类的冲突,inline-block导致的样式异常等)
第二版点击图无法判断某些元素是否显示/隐藏,例如通过父元素overflow:hidden,改变子元素位置来产生显示/隐藏的效果,还有通过改变父元素高度来控制子元素的显示/隐藏等,第二版点击图会将所有判断为显示的元素在页面中渲染出来,所以如果第二版点击图影响了您的页面显示,请切换到第一版点击图使用。
有效停留:关注网页区域不滚动,期间鼠标可以移动,可以点击等操作。 有效停留时间:停留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,javascript sdk 中默认为 4 秒, 这个参数可以设置。
如果发生页面滚动时候,之前的页面停留是有效停留,也就是超过默认的 4 秒或者自定义的时间,javascript sdk 就会发送一次 页面停留事件。
触达率是指在当前筛选条件下,最终到达网页中某个位置的用户的比例。神策分析通过统计用户退出页面前最终到达的位置,计算页面的触达深度,生成触达率图。 触达率图可用于分析如详情页、着陆页等类型页面中用户的浏览深度,帮助优化页面的内容、结构的设计。
这里以神策官网博客作为模板页面(为模拟数据),来介绍触达率分析:
表示在当前筛选条件下,到达当前位置的用户的比例(以百分比表示)。
为当前页面触达率基准线。
刷新当前页面的数据。
收起(下拉)操作工具栏。
触达图中的数据,是按照 uv 算的,是以一个人针对这个网页触达的最大高度作为他的数据来计算的。
待补充
对这个页面的说明如下:
第二版点击图根据屏幕的相对位置进行点击元素的渲染,所以每次滚动滚动条和更改窗口大小都会重新渲染点击图。修改渲染的延时可以参考 JS SDK 文档的相关参数
目前预置的 $WebClick 点击事件是在用户的各种设备的各种屏幕大小下采集的数据,但是点击分析的展示是在一个屏幕下显示的(一般是 PC 端) 方案一:点击分享按钮,用手机扫描二维码,在移动端设备上查看点击分析,后期我们会开发基于多个屏幕大小下的显示方案,敬请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