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因分析

功能概述

业务上需要分析某个广告位、推广位对目标事件的转化贡献时,可以使用归因分析模型进行分析。在归因分析模型中,广告位的点击、推广位的点击被称为「待归因事件」,支付订单等目标类事件被称为「目标转化事件」。

使用说明

归因分析模块由三个大部分组成,分别为:

  • 归因事件与模型选择区

  • 归因结果图形展示区

  • 归因结果表格展示区

归因事件与模型选择

  • 设置目标转化事件:

    • 选择产品的目标事件,一般为与收益相关的事件,如:提交订单详情、支付...

    • 支持选择全部的元事件

    • 目标转化事件的高级设置:

      • 前向关键事件

        • 选择目标转化事件的前向事件,主要是为了提升归因模型的计算精度。一般选择与目标事件有强关联的事件,类似商品曝光,如:查看商品详情、加入购物车...

        • 关联属性:将目标转化事件和前向关键事件进行关联的属性

  • 待归因事件

    • 选择待归因事件,一般为与广告曝光、推荐曝光等运营相关事件,如:点击广告位、点击推荐位...

    • 支持选择全部的元事件

  • 归因模型

    • 首次触点模型:多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对同一个「目标转化事件」作出贡献时,认为第一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功劳为 100%

      • 转化路径少、周期短

    • 末次触点归因:多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对同一个「目标转化事件」作出贡献时,认为最后一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功劳为 100%

      • 转化路径少、周期短

    • 线性归因:多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对同一个「目标转化事件」作出贡献时,认为每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平均分配此次功劳

      • 在整个销售周期内保持与客户的联系,并维持品牌认知度

    • 位置归因:多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对同一个「目标转化事件」作出贡献时,认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各占 40% 功劳,其余「待归因事件」平分剩余的 20% 功劳

      • 重视最初带来线索和最终产生成交

    • 时间衰减归因:多个「待归因事件」对同一个「目标转化事件」作出贡献时,认为越靠近「目标转化事件」做出的贡献越大

      • 客户决策周期短、销售周期短

归因结果图形展示区

  • 使用南丁格尔玫瑰图进行展示

    • 每个扇形表示一个「待归因事件」

    • 扇形的面积大小表示「待归因事件」的贡献大小

    • 鼠标移至图例中,显示贡献次数和贡献度

归因结果表格展示区

  • 使用表格展示每个「待归因事件」与「目标转化事件」的贡献次数、贡献度。

  • 「待归因事件」的分组与「目标转化事件」的指标切换

    • 点击「待归因事件」的分组

      • 使用多个「待归因事件」的共同属性进行分组

    • 点击「目标转化事件」的指标切换

      • 若事件包含数值类属性,则此处可额外选择「数值类属性的总和」作为指标

Last updated

Was this helpful?